夏季总攻时间确定,俄罗斯引进100万印度人,普京誓要一雪前耻
综合多家媒体消息,俄罗斯夏季大总攻正式进入倒计时,时间定在7月末至8月之间,进攻重点为苏梅方向。目前乌克兰军方已观察到大概6.7万名俄军在附近集结,其中包括了大批空降兵。
与此同时,据多家印度媒体和俄罗斯本土媒体报道,到2025年年末,俄罗斯将引进100万印度人,俄方将把这些人调动到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地区,补上劳动力不足的短板。
值得注意的是,斯维尔德洛夫斯克是首府叶卡捷琳堡,位于乌拉尔山脉,是俄罗斯重工业和军工综合体的所在地, T-90 就是在这里制造的。除了印度劳工外,俄方还在同朝鲜和斯里兰卡等国谈判,以求引进劳动力。
可是,面对上述媒体的说辞,俄方进行了否认。称25年外国劳工的配额已经定下来了,印度配额为7万多人。
尽管如此,俄劳动部的统计还是揭开了俄当局的窘境,该部门称,到2030年,俄罗斯将有310万劳动力的缺口。这种“嘴上否认、身体诚实”的操作,暴露出俄罗斯深层次危机所在。
其实,苏梅方向的战线并不是新的热点,但这一次的兵力密集度、空降兵出场的节奏,说明俄军意在制造一次现象级的战场突破。而后方同时上演的另一场调动,也就是来自印度的劳工潮,就更像是在给俄罗斯工业进行补血。
也就是说,前线打仗,后方造炮弹、拼坦克、赶导弹。过去两年,俄罗斯能打到今天,靠的不仅仅是前线老兵不死,更是后方整个军事工业的强力撑场。而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地区就是这个工业战场的心脏。引进外劳,等于告诉全世界:俄罗斯人真不够用了。
有人可能会问:印度和俄罗斯这关系,什么时候亲到这个地步了?
其实从苏联时代开始,印度就是俄制武器的大买家,两国之间的军事和技术合作绵延不绝。现在,印度输出的不是买单,而是劳动力援军。你可以把它看成一种变相参战方式。
要知道,这批印度人不是去摆摊、不是去旅游的,而是直接被安排进T-90装配线、军工厂流水线,进入俄国国家工业脉搏的深水区。这和普通移民、外包劳工不是一个层面。
普京真正的算盘,是在战火中激活一个替代动员系统:既然年轻人不愿进厂,自己人不够,那就把其他国家的人招来干活。你可以说是聪明,也可以说是悲哀。
这里有一个说法不一致的地方:面对百万印度人入境的说法,俄官方第一时间出来灭火:不可能,最多七万。与其说是辟谣,不如说是在危机控温。问题是,俄劳动部的官方预测却早已摊牌:到2030年,全国将有310万劳动力缺口,而且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军工、制造、能源这些关键产业链上。
换句话说,即便这次没来100万,未来也得“分批凑够”。否则你总不能让俄方高层亲自去拧螺丝吧?
打仗还得有人干活,工业必须有人来填坑,俄军的火力要维持,后面是靠整个国家体制在燃烧。而这种“外国人养工业、工业养战争”的模式,早晚会出问题。外籍劳动力毕竟不是士兵,不服管理、不愿受苦、语言不通、政治不忠都是隐患。一旦局势变化,他们跑得比谁都快。
俄乌战争已经不是局部冲突,而是全面拼资源、拼韧性的超限较量。
中国没选边站队,也没替人养老出力,更没为了谁去背锅力挺。这种冷静,本身就是大国战略最稀缺的智慧。
普京想一雪前耻,但靠引进100万印度人能不能翻盘,还真不好说。战争打到今天,胜负早就不只看前线,更看后方的系统活力。
谁先透支,谁就先退场。
热点资讯/a>
- 实锤来了!2300吨菲船冲向我国海警,仅差100米,结果却大
- 魔咒缠身!林诗栋三连败背后,藏着中国乒乓最痛的伤
- HYBE计划拓展美国业务 讨论筹措27亿元资金投入
- 不到三分钟!俄军占领欧洲最大“白色油田”,乌克兰命脉被剥夺?
- 深度剖析矩阵号系统代理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