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兵的泪,是海军从“无”到“强”的勋章
最近一段抖音视频看哭了不少人:退伍老兵齐燚穿着当年的水兵服,站在新型舰艇前抹起了眼泪。他1999年在临汾舰当舱段兵,说起过去满是感慨:那会儿的驱逐舰上,每人得备个25升塑料桶存淡水,就为了多装油让船多跑几天。另一位九旬老兵更动容,说当年被轰炸时见都没见过航母,压根不敢想有生之年能看到中国有055万吨大驱。这些老兵的落泪,戳中了无数人的心,也让大家想起了人民海军从13人初创到三航母列装的坎坷路。
谁看了这样的场景能不揪心?老兵的泪里,全是熬过来的苦。1949年白马庙建军时,全班人马就13个人、3辆吉普车,所有舰艇加起来才几千吨,不如大国一艘驱逐舰 。海军司令肖劲光当年去刘公岛考察,都得租渔民的船,渔民那句“海军司令还要租渔船?”问得人心酸 。后来想搞核潜艇,人家说我们不行,黄旭华团队只能靠算盘和计算尺,隐姓埋名三十年才搞出成果。
这泪里更藏着盼了一辈子的骄傲。以前出海是“小艇打大舰”的拼命,靠“海上拼刺刀”精神守海疆;现在是福建舰带着电磁弹射亮相,南昌舰在西太平洋硬气逼退外舰。齐燚说看到电磁弹射的新闻,抱着手机在床上哭,这哪是哭,是委屈和激动终于有了地方放。从“新三年旧三年”缝补装备,到现在舰艇“下饺子”似的入列,这变化不是天上掉的,是老兵们省淡水、啃干粮攒出来的,是科研人员扒图纸、算数据熬出来的。
有人说不就是几艘船吗?可别忘了,近代中国遭外敌海上入侵470多次,几乎所有港湾都挂过侵略者的旗 。刘华清上将当年参观美军航母,想多看两眼只能踮起脚尖,他说“不建航母死不瞑目” 。老兵们的泪,是替那些没等到这一天的战友流的,是替百年“有海无防”的屈辱流的。现在海军能去亚丁湾护航,能靠北斗指挥多国反海盗,这背后是国家硬实力,更是一代代人的执念。
老兵的眼泪从不是软弱,是见证伟大的勋章。从白马庙的一叶扁舟到纵横深蓝的航母编队,70多年风雨里,变的是越来越强的装备,不变的是守护海疆的初心。那些曾省着淡水出海的人,如今看到电磁弹射的奇迹,这份激动值得被所有人铭记。
你身边有海军老兵的故事吗?看完这些你最想对老兵说什么?来评论区聊聊吧。
热点资讯/a>
- 魔咒缠身!林诗栋三连败背后,藏着中国乒乓最痛的伤
- 实锤来了!2300吨菲船冲向我国海警,仅差100米,结果却大
- HYBE计划拓展美国业务 讨论筹措27亿元资金投入
- 抢下桑乔埃利奥特,泥沼中的埃梅里,正在思考复苏的正确路径
- 不到三分钟!俄军占领欧洲最大“白色油田”,乌克兰命脉被剥夺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