耀世娱乐

耀世娱乐

你的位置:耀世娱乐 > 新闻动态 >

中方连续两天出手,一百三十万吨大豆运往中国,川普贸易战遇挫

点击次数:107 发布日期:2025-10-09

就在2025年9月22日,阿根廷政府突然宣布暂时取消大豆等农产品的出口预扣税,试图挽救经济危机。

不到24小时,中国买家闪电出手,连续两天订购总计20船、约130万吨阿根廷大豆。

这一规模相当于阿根廷全年大豆出口量的近10%,直接填补了中国因拒绝美国大豆而留下的市场空缺。

消息传到美国,北达科他州共和党议员朱莉·费多查克痛斥这是“一颗难以下咽的苦果”,而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,中国今年秋季未订购一船美国新豆,这是自1999年以来的首次清零。

中国采购的这批大豆大部分计划在11月装运,约20%留待明年4月阿根廷新季大豆收获后发运。

贸易商透露,定价比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合约溢价每蒲式耳2美元,而阿根廷大豆在华压榨利润可达每吨约200元人民币,性价比远超美国货。

这场交易之所以能迅速落地,关键在于阿根廷的免税政策窗口期——该国规定优惠措施截至10月31日或用完70亿美元配额为止,中国正是抓住这一时机果断下单。

阿根廷经济深陷泥潭是这场合作的重要背景。

2024年该国外债高达2767亿美元,比索贬值400%,通胀率飙升导致基本物资短缺。

9月初地方选举失利后,阿根廷股市、汇率全面暴跌,美国财长贝森特趁机提出“帮扶计划”,包括货币互换、直接购买比索等,但要求阿根廷低价向美出售大豆。

然而中国选择更直接的方式:一手交钱一手交货。 没有附加条件的中阿合作,让美国试图通过金融手段控制阿根廷大豆产业链的算盘落空。

中美大豆贸易的破裂早已埋下伏笔。

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全球加征“对等关税”,引发中方反制,美国大豆首当其冲。

去年中国从美进口大豆金额同比暴跌22.7%,而同期巴西对华出口量占比飙升至70%以上。

芝加哥农业资源公司警告,若中国在11月中旬前仍不采购美豆,美国损失可能达1400万至1600万吨。

艾奥瓦州立大学研究显示,该州大豆产业规模58亿美元,中国需求消失可能导致2亿美元损失。

阿根廷的转向标志性十足。

总统米莱曾表态疏远中国,但经济现实迫使其务实调整。 2024年底米莱政府主动请求扩大中阿350亿元人民币货币互换协议,今年更用免税政策向中国示好。

而美国豆农的困境完全是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反噬——过去十年美国大豆在华份额从40%滑落至20%,南美国家趁机抢占市场。

美国农业界的焦虑已转化为行动。

8月美国大豆协会警告秋季订单空白将造成严重冲击,美国政府近期组织农场主代表团访华“求订单”。

但中国供应链多元化战略已难以逆转:除了加大从巴西、阿根廷采购,中国还通过优化饲料配比、扩大国内种植减少依赖。 一名国际贸易商直言:“即便没有美国大豆,中国也会有充足供应。 ”

这场大豆博弈的胜负手在于效率。

中国在阿根廷政策宣布当天立即下单,而美国的帮扶计划尚在谈判阶段。 阿根廷农民秋季收割的大豆即将上市,中国预订的11月船期正好衔接新粮上市,避免供应链断档。

相比之下,美国豆农面临收获季却无买家的窘境,俄亥俄州农业局发言人泰·希金斯承认“商品价格和农民利润将承受下行压力”。

地缘经济逻辑在此次交易中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
中国通过本币结算与阿根廷达成合作,既规避美元结算风险,又巩固南美供应链关系。

2024年中国与阿根廷签署9亿美元农产品采购意向书,结合中粮国际在阿建设加工厂的投资,形成“资源换基建”的长期绑定。 而美国仍固守关税施压,导致其大豆价格竞争力持续削弱。

美国豆农的惨淡现状成为贸易战活教材。

肯塔基州大豆农场主拉格兰指出,国内和国际需求无法弥补中国订单缺口,农作物价格应声下跌。

彭博社7月数据显示,美国农业小企业破产申请数量升至五年来最高点,那些曾两次支持特朗普的中西部农民愤怒呼吁“是时候降低关税了”。

而中国买家转向阿根廷的速度表明,供应链重构的列车不会为任何人等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