耀世娱乐

耀世娱乐

你的位置:耀世娱乐 > 耀世娱乐介绍 >

歼-10C为何难获外商青睐?

点击次数:100 发布日期:2025-08-03

#军事国际AI创作季#

歼-10C出口遇阻

咱们今天聊聊歼-10C在国际军贸市场上遇到的“尴尬事”。你可能还记得,去年印巴那场空战,歼-10C一战成名,直接让全世界都关注到了这架中国战机。接着在巴黎航展上,各国代表纷纷前来围观,对这架“东方战鹰”表现得特别感兴趣。

但事情没那么简单。等航展结束了,展台也撤了,结果呢?歼-10C的出口订单却寥寥无几,原本有意的客户一个个都撤单了。这可真是“叫好不叫座”啊!

很多人一开始觉得,是不是歼-10C性能不够好?其实不然。作为中国航空工业的“扛把子”,它装备的是有源相控阵雷达、先进的航电系统,还有霹雳-15这种远程导弹,战斗力一点都不输西方战机。就连试飞员都说“非常满意”,说明它确实有实力。

那问题到底出在哪呢?其实,这不是单纯的性能问题,而是深深根植于国际政治的复杂博弈中。很多国家在选择武器时,不只是看技术好不好,还要考虑背后的政治关系、安全利益,甚至地缘战略。所以,即便歼-10C再厉害,也难逃这些因素的影响。

说白了,歼-10C不是卖不出去,而是“买不起”或者“不敢买”。这就是现实,也是中国军工走向世界必须面对的挑战。

美国长臂管辖影响外交决策

首先,美国的“长臂管辖”一直像一把悬在潜在买家头顶的剑。今年4月,埃及空军司令加瓦德中将高调访华,不仅坐进歼-10C的驾驶舱体验了一把飞行,还明确表示想要配套的霹雳-15导弹、预警机和防空系统,甚至提出要“技术转让”。

但美国马上反应过来,祭出了“断供F-16配件”这个大招。毕竟埃及可是拥有228架F-16战机的大客户,要是美制零件突然断供,整个机队可能直接瘫痪。这种拿军事供应链当武器的手段,让开罗不得不在“性能不错”的歼-10C和“关系到生存”的F-16配件之间左右为难。

印尼这边也是有点退缩了。作为南海的重要国家,他们既怕跟中国走得太近惹恼美国,又担心跟中国拉远了影响区域合作。最后,印尼选择了土耳其作为“安全牌”,这说明他们在地缘政治上玩的是“走钢丝”,两边都不敢得罪。

还有哥伦比亚,原本计划采购24架歼-10C来替换以色列的“幼狮”战机,但因为跟美国关系密切,现在决策也变得犹豫起来,到底会不会买,还真不好说。

体系作战的重要性

再说,现在空战已经不是单靠一架飞机就能打天下的了,整个体系的配套才是关键。对中小国家来说,这个门槛太高了,根本跨不过去。比如中国歼-10C,它的厉害之处不在于飞机本身,而是在于它能融入整个作战体系。埃及如果想买歼-10C,不只是买一架飞机那么简单,还得配上中国的ZDK-0预警机、红旗-19防空系统,还有配套的PL-15导弹等等,一套下来要花80亿美元,这钱对埃及来说实在太多了。

这也说明了一个现实:没有整个作战系统的支持,再先进的战机也就像一个没有大脑的战士,孤军奋战,很难发挥作用。对于那些军费紧张的国家来说,买歼-10C不仅仅是买装备,更意味着要中国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,从装备配置、训练保障,到指挥系统和数据链,全都要跟上——这对中国的军工体系来说,可是一个不小的挑战。

中国战机打破西方垄断

在重重包围之下,新的机会正在慢慢浮现。伊朗提出了一个“百架战机大单”,而且用的是石油或者人民币来结算,这简直是对美元霸权的一次大胆挑战。当传统的金融渠道被制裁堵死之后,资源互换和货币多元化就成了打破僵局的关键武器。

而乌兹别克斯坦这次也不再买俄罗斯的苏-30或者法国的阵风战斗机,转而选择了中国的歼-10C来替换他们原来的苏霍伊机队。这说明,在俄乌冲突之后,独联体国家开始意识到军事自主的重要性,想要摆脱对外部势力的依赖。

中国战机之所以能受到这些国家的青睐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不依赖西方的零部件,实现了整条产业链的自主可控。这种“全链条自主”的优势,让它成为了很多国家摆脱地缘政治束缚的可靠选择。

歼-10C的出口难题,其实也是一次中国高端装备“走出去”的成长经历。它告诉我们:在全球军贸市场上,光有性能参数是不够的,真正的较量在于地缘政治影响力,以及能不能打造出一套包括金融结算、系统整合、地缘平衡在内的“中国方案”。

这其实也是国际秩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一个缩影。

这条路肯定不会一帆风顺,但乌兹别克斯坦的订单和伊朗的百架计划已经点燃了星星之火。毕竟,没有谁比那些被霸权势力束缚住的国家,更渴望一把能斩断枷锁的利剑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