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36年,蒋百里的全家福,日本夫人穿旗袍很有韵味,三女儿最出名
文/历史勘探社
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,赘述在文章结尾
1936年,蒋百里携日本籍夫人蒋佐梅与五个女儿,一同拍摄了一张温馨的全家福,画面里,蒋百里稳坐中央,神色淡定从容,眉宇间透着沉稳与自信,将一家之主的气度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在全家福里,蒋佐梅安静地坐在丈夫蒋百里身旁,一袭旗袍勾勒出曼妙身姿,韵味十足,举手投足间尽显优雅端庄。
五个孩子里,仅蒋英坐着,其余皆俏生生站着,她们个个容貌姣好,宛如从画中走出的仙子。
蒋百里,这个名字广为人知,不过很多人可能不知道,他本名叫蒋方震,“百里”是他的字。
一提到蒋百里,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他作为著名军事学家的身份,他曾经担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校长,在这所军事学府里,培养出了许多后来声名显赫的名将,为中国近代军事发展贡献巨大。
但是蒋百里可不只是个“武将”,他还是一位实打实的文人雅士,英国哲学大师罗素能够来到中国讲学,蒋百里功不可没。
1920年9月,梁启超联合蔡元培、汪大燮等人发起成立了讲学社,这个社团的宗旨是每年邀请一位“国外名哲”来中国讲学。
当时,讲学社的总干事正是这位“文武双全”的蒋百里,1924年,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,蒋百里代表讲学社负责具体的接待工作,安排得井井有条。
其实,蒋百里最早展现给世人的,是他的文学才华,二十世纪初,蒋百里在日本留学期间,为《浙江潮》撰写了气势磅礴、意气风发的创刊词,让人眼前一亮。
1919年前后,他和老师梁启超一同前往欧洲考察,回国后,他写出了《欧洲文艺复兴史》一书,这本书一经出版就广受欢迎,仅仅十四个月就连续印刷了三版。
蒋百里也是梁启超最得力的助手,被大家称为“智囊”,1923年,松坡图书馆在北京成立,梁启超担任馆长,蒋百里则负责主持编辑部的工作。
1937年,蒋百里把自己长期以来对日本的观察和研究,写成了《日本一个外国人的研究》一文,文章最后那句“胜也罢,败也罢,就是不要同他讲和”,成了抗战时期的名言,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。
在这段时光里,蒋百里邂逅了那个他想携手走过一生的人——日本女子佐藤屋登。
当时的蒋百里三十出头,正是血气方刚、英姿飒爽的年纪,浑身散发着独特的魅力;而佐藤屋登才二十二岁,正值风华正茂,容貌出众且性格温婉动人。
两人的相遇颇具戏剧性,那时蒋百里担任保定军校校长,一次意外受伤后被送往医院治疗。
为他进行救治的,正是一名军医和女护士佐藤屋登,之后佐藤屋登还留下来悉心照料他。
在朝夕相处中,蒋百里渐渐被佐藤屋登的温柔善良所吸引,心中悄然萌生出爱意。
然而,三周后,佐藤奉命要回京,这突如其来的分别让蒋百里感觉像是失去了精神支柱,他满心都是佐藤,根本不知道何时才能再与她相见。
伤势初愈后,蒋百里便辞去了保定军校校长的职务,随后前往京城休养,说来也巧,蒋百里到京城后,住进了一家日本医院,而佐藤屋登恰好也在这家医院工作。
这仿佛是命运的安排,让两人再次有了交集,蒋百里从此对佐藤展开了锲而不舍的追求。
可佐藤心里却有些犹豫和退缩,毕竟两人国籍不同,要走到一起需要克服重重困难。
她试图用理智说服自己,甚至选择回到日本,以为这样就能逃避这份感情,她觉得,只要时间足够久,自己就会慢慢淡忘蒋百里;只要距离足够远,心就不会再为他悸动。
但佐藤低估了蒋百里对她的深情,面对蒋百里一次又一次坚定不移的表白,佐藤最终被这份执着打动,下定决心要与蒋百里在一起。
1914年冬天,佐藤屋登与蒋百里喜结连理,开启了他们携手相伴的人生旅程。
蒋百里还给妻子取了个中国名字“蒋佐梅”,据史料载,两人曾在海宁植下梅树百株,用以将来归老颐年。
这张珍贵的照片,是蒋百里与妻子蒋佐梅难得的双人同框照,照片里,蒋佐梅似乎正巧在眨眼,被摄影师抓拍了下来,但这丝毫不影响她的美,面容清秀动人,穿着大气又端庄。
再看一旁的蒋百里,身着笔挺西装,风度翩翩,帅气得不得了,二人站在一起十分登对。
婚后,曾经带着日本生活印记的佐藤屋登,彻底洗尽过往的铅华,摇身一变,成了中国传统意义上最贤淑合标准的家庭主妇。
跟随她二十多年的日本生活习惯,被她一件件、一点点地摒弃,她甚至刻意不再说日语,日常交流只用中国话,就像一滴水融入大海,她把自己完美地融入了夫君所在的国度。
男人一旦优秀起来,往往就难以有太多精力兼顾家庭,蒋百里便是如此,他有着诸多重要的事情要去处理,家庭琐事自然就落到了妻子佐梅肩上。
可佐梅从未有过一句抱怨,她总是把家里收拾得妥妥当当、井井有条,让蒋百里能毫无后顾之忧地在外拼搏。
蒋百里也深知妻子会为自己的安危牵肠挂肚,所以无论在外面遭遇多么危险的情况,经历多少惊心动魄的时刻,回到佐梅面前,他总是表现得云淡风轻,把所有的担忧和疲惫都悄悄藏起来。
婚后不久,佐梅回日本探亲,蒋百里打算花大价钱买个钻戒送给她,却被她婉言拒绝了。
她明白丈夫的心意,但她嫁给他,并非贪图虚荣,也从未奢望大富大贵,在她心里,只要有爱,即便手上没有那枚钻戒,面对亲人时,她依然能坦坦荡荡、问心无愧。
蒋佐梅婚后的生活虽幸福,却也有着难以言说的苦恼,蒋百里身为军人,整日忙于军务,家里鲜少有人能陪她聊天解闷、理解她的心思,这让她时常感到寂寞难耐。
好在五个女儿的降临,如同温暖的阳光,给她的生活带来了慰藉与欢乐,但是当时生活困窘,养育五个孩子让家庭压力倍增,蒋佐梅也承受着巨大的负担。
这张照片,定格的是蒋百里五个女儿小时候的可爱模样,她们齐刷刷留着俏皮的蘑菇头短发,浑身洋溢着青春气息。
身上穿着吊带小上衣,个个脸上都绽放着灿烂的笑容,仔细一看,姐妹几个眉眼间还有几分相似,真是又萌又惹人爱。
“九一八”事变前后,几个女儿正值中学叛逆期,一回到家,对蒋佐梅态度冷淡,全无亲近之感。
不过,随着时光流转,女儿们渐渐长大,也慢慢懂得了母亲的不易与痛苦。
幸运的是,在这个过程中,蒋百里始终对蒋佐梅关怀备至、疼爱有加,这份深情成了蒋佐梅在艰难生活中的温暖依靠。
在蒋百里与蒋佐梅的悉心栽培下,五个女儿都十分优秀,她们都曾在上海中西女中接受教育,熟练掌握两种以上外语。
受父亲蒋百里的熏陶,姐妹们皆钟情于西洋古典音乐,闲暇时喜欢阅读外语原版书籍,还养成了喝咖啡、品葡萄酒的习惯。
她们打小就个性十足,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见解,从不盲目跟风,时光悄然流逝,姐妹几个都出落成了大姑娘。
看看这张照片,她们身姿婀娜、亭亭玉立,一袭旗袍尽显温婉气质,曾经青涩的眼神,如今也多了几分成熟与稳重,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。
家中的三女儿蒋英出生于1919年,比金庸大5岁,虽与金庸并非姑姑所生,不存在血缘关系,但按家族辈分,他们以表姐弟相称。
另外,徐志摩的姑姑嫁给了蒋百里的堂兄,按照姻亲关系,徐志摩称蒋百里的妻子为婶母,蒋英和徐志摩同辈,所以二人是表兄妹关系。
在蒋百里的几个女儿中,蒋英最为人熟知,她不仅在音乐领域颇有建树,还与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结为夫妻,二人携手走过人生风雨,谱写了一段令人称羡的佳话。
这张照片,正是蒋英和钱学森一家的温馨画面,蒋英从小长得就好看,长大后更是光彩照人,照片里的她笑容灿烂,仿佛能驱散所有阴霾。
即便已经生育了两个孩子,她的风采却丝毫未减,依旧魅力四射,那份优雅与从容,让人忍不住为之赞叹。
1938年,局势危急,蒋百里临危受命,接替蒋介石挑起主持陆军大学事务的重担。
他心里明白这副担子有多沉,即便身体已疲惫不堪,仍毫不犹豫地全身心扑在工作上。
然而天不遂人愿,赴任途中,他突发心脏病,生命戛然而止,更令人动容的是,病逝当天他还在为学校未来殚精竭虑。
蒋百里的逝世,让全国人民悲痛不已,大家纷纷以各种方式缅怀这位杰出的军事家、思想家。
蒋百里离世后,时局动荡、战乱纷飞,蒋佐梅独自挑起了生活的重担,含辛茹苦地将几个女儿拉扯长大。
更难能可贵的是,她心怀大义,积极支持中国的抗战事业,这份勇气与担当令人肃然起敬。
在杭州南山陵园,她的墓碑上镌刻着“蒋佐梅”三个字,这位来自日本的女子,在中国度过了四十余年的时光,以一个传统中国妻子的名字,为自己波澜起伏的一生画上了句点。
而蒋百里一生卓越非凡,正如黄炎培先生为他写的挽联所说,他既是天生的兵学家,也是天生的文学家,留下的文字闪耀光芒,让敌人胆寒。
参考信源:
中国作家网——蒋佐梅与蒋百里:爱上他,爱上他的国!2017年11月29日
北京晚报——蒋百里的多重人生2020-04-15
热点资讯/a>
- 实锤来了!2300吨菲船冲向我国海警,仅差100米,结果却大
- 魔咒缠身!林诗栋三连败背后,藏着中国乒乓最痛的伤
- HYBE计划拓展美国业务 讨论筹措27亿元资金投入
- 不到三分钟!俄军占领欧洲最大“白色油田”,乌克兰命脉被剥夺?
- 深度剖析矩阵号系统代理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