钱学森36岁仍单身,钱学英要帮他相亲,他却说:要不你嫁给我吧
这可不是开玩笑,这里面藏着三十多年的风风雨雨,从那个小姑娘到的老婆,从别人给撮合到自己卯足劲去求婚,钱老只甩出一句话,就把人生大事给定下来了。
老朋友的家,十二岁的小“哥”对她根本不搭话。1911年,钱学森在上海降生,他的老家在杭州,家里背景很深厚,是吴越王的钱镠的后人,老爹钱均夫可是民国时期的教育大咖,年轻时先是在杭州求是书院教书,然后跑去日本留洋了。
1919年,蒋英在浙江海宁冒泡,老爹蒋百里是搞军头思想的,老妈蒋左梅竟然是个日本妞!
这俩家关系可好了,蒋百里跟钱均夫年轻时候在求是书院同学,后来又一起跑去日本混,那段时间真是兄弟连。钱家只有个独生子钱学森,而蒋家却有五个女儿花似的。
蒋英这小妞儿欢天喜地,钱家那对夫妻对她可喜欢了,不仅提议把她收为干女儿,还打趣说将来要让她嫁给钱学森呢!
这场“干亲”是在吃饭的时候就搞定了,蒋英被带到钱家,改名叫“钱学英”,她才四岁,而钱学森已经12岁了,看起来冷冰冰的,不太喜欢聊天。
小蒋英在这儿待了好几个月,感觉这个“哥”实在是太冷淡了,不搭理她,哭着想要逃回家。
钱太太直截了当地说:“人带回家没问题,但干女儿可不能送走,以后还得嫁给我家小子!”
1935年,钱学森才24岁,清华大学派他去美国留学,成了庚款的学生。出国之前,他特意去蒋家摆了摆龙门阵。
当时蒋英刚满16岁,已经是个小姑娘了,正在磨练钢琴技艺。她为钱学森弹了首莫扎特的曲子,还送给他一本唐诗集做为告别的小礼物。
那本书被他塞进了行李箱,跟着他一路颠簸到了美国。
分开了整整十二年,一个在搞科研,一个在舞台上唱得欢,从1935年就没再见面,连个信儿都不写,托人也不说话,啥联系都没有,就像两条直线一样,各自飞向不同的地方,随着时间的推移,它们慢慢又开始靠拢。
钱老到美国后,直接跑去加州理工学院学的就是飞行器的玩意儿。
这家伙对留美的生活一点兴趣都没有,直接跳进实验室里,天天围着计算、推演、实验转圈。他跟着冯·卡门学习,也是亚洲里为数不多能进入喷气推进核心项目的人。
1939年,钱学森一口气拿了两个博士学位,他那篇《可压缩流体的二维亚音速流》在学术界成了“钱-卡门公式”,一下子就加入了顶尖科研的行列。
他不断插手美军的各种太空和导弹项目,愣是把自己磨成了喷气推进理论的顶尖高手之一。
自1943年开始,他一边在加州理工喷气推进实验室当技术总管,一边帮忙算导弹的空气动力学,结果被美国空军拉进了一个超级保密的技术顾问名单。
他自己从来没想着去入籍,居然还是拿着中国护照,这在当时的留学生里可是稀罕得很啊!
他对感情没啥太大兴趣,几个美国妹子对他表示好感,但他从来没认真想过结婚。有人问他,他只是随便回应:“等我这事儿忙完了再说呗!”
而此时,蒋英在德国开始了人生的大冒险,走上了一条跟别人完全不一样的路。
1936年,她跟着老爸蒋百里跑到德国,去了柏林音乐学院学唱歌,战火味越来越浓,她还是死搬硬套地坚持上课。
从1939年开始,她在德国国立音乐大学学习艺术歌曲,德文歌剧的唱法特别拿手。她回忆说:“在柏林,警报声经常把我声音练到一半给打断了!”
打仗快结束的时候,她折腾到了个没事的地方——瑞士,然后在卢塞恩音乐学院继续学习,还在那儿当老师。在欧洲的音乐界里,她可算是为数不多能上台演出的东方女高音了。
打仗搞完了,她决定回家,1946年冬天,蒋英溜回上海。
第二年春天,她在兰心大剧院开演唱会,德文和中文一前一后地唱,成了战后上海最受欢迎的归国艺术家之一。
她在舞台上闪闪发光,像星星一样耀眼;他在实验室里默默地钻研,像牛蛙一样埋头苦干。看起来两人八竿子打不着,其实每一步都是在为下次的见面铺路呢!
这一年,俩人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,蒋英27岁,风姿绰约;钱学森35岁,事业如日中天,但在感情这块儿还是小白一只。
从东边到西边,各位都在按自己的节奏爬山,一边用旋律给世界捣腾,一边用公式搞明白宇宙。谁也没料到,这命运的小钟摆,居然在这会儿碰碰撞撞又遇上了!
这场相亲饭局是蒋英搞的,人家钱家来求助,她二话不说就答应了,心想就是帮帮干妹妹,没想到从开席到最后,那位钱学森一直盯着她不放。
她请了俩闺蜜,都是那种超优秀的小姐姐,学历高、家里有钱、气质杠杠的。四个人围着一桌子,环境也不差,就是在法租界一家老字号西餐厅。
蒋英心里想着,钱学森肯定会喜欢那个医生的女儿,那个姑娘温柔得像春风,爱听音乐,还主动说想学点物理呢。
最后这一顿饭,钱学森唠嗑的内容就三样:飞天的事、流动的水和老掉牙的音乐!
那位女宾的老爸听说钱学森对画感兴趣,立马来了一句:“明天早上你到我家,我们有几幅清宫的老画可以让你瞧瞧!”
钱学森乐呵呵地点头表示赞同,旁人以为他已经答应了。
第二天一大早,画儿挂得稳稳当当的,人呢?就像春天里的雪人,没影了!
他到蒋家了,刚一跨进门就坐下,第一句就是:“我来拜见蒋阿姨!”
连续三天都在玩这个游戏,蒋英有点傻眼,她不是没看懂这背后的意思,而是搞不明白,心里那根弦绷得太紧,这人说话像开车一样猛,做事也快得跟风似的!
她去交大听了钱大爷的学术讲座,讲完了,他主动提议送她回家。路上俩人几乎没说话,到了门口,他蹭一下问:“你有没有想去美国再混两天?”
蒋英随口一说:“我曾在瑞士打过酱油,德国也蹭过饭,差不多就这状态了!”
他愣了一下,接着说道:“那你是不是想跟我结婚呀?”
她没搭理,过了好一会儿,突然冒出一句,“我在德国真谈过个小伙子!”
钱学森听完,憋着乐说:“我在美国那边也有个女朋友,从今往后,你的男朋友直接弃权,我的也轮不到你用了。给你15分钟好好琢磨一下,可别让我失望啊!”
蒋英一言不发,十五分钟后,她点头了。
她说:“这可不是被感动啊,是被他那股气势给镇住了!一个36岁的科学家,毫无油腻感,也不想取悦别人,更不想讨好自己,讲话简直像发射火箭一样精准!”
她又想起童年时的“认亲酒”,那些开玩笑的话都成真了。
六周内就喜结良缘,成婚后他们相见的次数蹭蹭上涨。钱学森忙着搞研究、开讲座、聚校友,蒋英则忙着排练、搞音乐会,还得去拜访演艺圈的老朋友。
他们决定联手走进婚姻的大门,但就是不想搞得像过年一样,低调得连邻居都没听见。
1947年9月17日,黄昏六点钟,沙逊大厦里热闹非凡,喜庆的婚礼正在进行!
说白了就是那个和平旅馆呗!
伴郎是钱学森的老朋友范绪箕,后来当上了上海交大的校长。他回忆起那天,钱学森的西装是他帮忙租的,婚戒也是他保管着的,而结婚证书还是俩人自己手动抄写的,没用什么现成的格式。
结婚的文件有五张纸,封面上写着“鸳鸯谱”三个字,里面内容可不是誓言,而是两个人的约定:不求发财致富,只愿共度风雨!
字写得美得像小姑娘的舞姿,笔墨流畅到可以当水流,背面还贴心地加了俩人亲自的签名,真是让人想直接拿去展览!
蒋英说,她想也没想到自己会找个搞科研的老公。
婚礼的前一天晚上,钱老自己动手把衣服整得漂漂亮亮;而第二天刚当完新郎,新娘俩就跑去南京西路找老友聚餐了。
过了九天,到了9月26号,他们上了一艘开往美国的船,目标直指波士顿!
新婚那天早上,钱学森吃完早饭就出门,只丢下一句:“你在家转转,晚上我再回去!”
蒋英在个陌生的单元房里窝了一上午,后来她憨憨一笑说:“这就是科学家攒劲的情调!”
接下来的那一年,日子虽然忙得跟打仗似的,但还算没啥大问题。
真正的磨练从1950年那会儿就开场了!
那年,钱老头被美国给盯上了,说他脑袋瓜转得不太对劲,还怀疑他想偷带点武器技术,一下子就被关在家里了。
整整五年都在玩侦探游戏,审问搞得他像个被关的小鸭子,结果学术生涯差不多提前退休了!
她瞪着我说:“这儿是咱们的安全屋,绝对不能倒!”
1955年10月8日,在周总理亲自搭把手的情况下,钱学森终于可以带着妻儿回国,和6岁的儿子钱永刚、5岁的女儿钱永真一起,从旧金山出发,直奔北京!
回到国里的头一年,他们在北京西郊的一个老科研所里寄住,环境差得跟急诊室一样,墙皮都快掉了一地,水管常常不见了效用。蒋英可是从来没发过牢骚,后来她转到中央音乐学院去教书,继续为艺术教育奋斗。
蒋英这辈子从来没想过要啥特权,既不想坐专车,也不想搬进那种豪宅,就连退休金也跟普通老师一样。有个人好奇地问她,为啥这么心甘情愿呢?
她回了一句:“我嫁的是这个家伙,不是他背后的招牌!”
这句话跟她当年愿意嫁给钱学森的时候一样,简明扼要,爽快利落。
一直到2009年,钱学森老头去打瞌睡,他们俩整整扯了62年皮!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第二期#
热点资讯/a>
- 魔咒缠身!林诗栋三连败背后,藏着中国乒乓最痛的伤
- 实锤来了!2300吨菲船冲向我国海警,仅差100米,结果却大
- HYBE计划拓展美国业务 讨论筹措27亿元资金投入
- 不到三分钟!俄军占领欧洲最大“白色油田”,乌克兰命脉被剥夺?
- 深度剖析矩阵号系统代理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