耀世娱乐

耀世娱乐

你的位置:耀世娱乐 > 耀世娱乐介绍 >

美海军百年航母梦,被中国悄悄实现!福建舰四川舰双航母惊艳亮相

点击次数:72 发布日期:2025-09-18

万众瞩目的胜利日阅兵,当无人机梯队排山倒海般飞来,所有人的眼睛都直了。什么传闻中的六代机、无人僚机,在那一刻统统都成了背景板。大家的目光,全都死死锁在领头的那架科幻战机上。

这玩意儿可不是我们熟悉的老朋友攻击11,而是一张全新的面孔。官方还没给名号,军迷们瞅着机身上的编号,干脆就给它起了个霸气的名字——“攻击21”。

它一露面,全世界的军事圈瞬间就炸了锅。这可不只是多了个新玩具那么简单,它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:中国,有了全世界独一份的舰载飞翼无人攻击机!要知道,大洋那头的美国人,当年砸了重金的X47B早就凉透了。那个几十年来让美国海军魂牵梦绕的梦想,竟然被咱们在不经意间给实现了。

从里到外全换了

攻击21和它的陆基大哥攻击11,猛地一看确实像亲哥俩。同样帅气的大后掠角飞翼,同样的背部进气道,连个头都差不多。但你要是凑近了细瞅,就会发现这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。为了能上航母,攻击21几乎是进行了一次脱胎换骨的改造。

最扎眼的,就是它那对可以折叠的翅膀。在翼展差不多一半的位置,有一道细得几乎看不见的缝,那就是折叠的机关所在。这条缝处理得那叫一个绝,根本没搞什么花里胡哨的偏转雷达波设计,因为它本身就小到可以忽略不计,对隐身的影响微乎其微。这背后,藏着的八成是从六代机项目下放的黑科技——柔性蒙皮。

再看它的屁股,攻击21的尾喷口设计更是独一份,搞了个所谓的“双锯齿”结构。不光是喷管和机身的连接处是锯齿,连喷管自己都做成了一个大锯齿。而且,喷口的涂料颜色明显比机身要深得多,这妥妥是用了更牛的耐高温隐身材料。跟攻击11的常规设计比起来,简直是两个次元的东西。

一颗更强劲的心脏

这么独特的尾喷口,也暴露了它的动力心脏绝非凡品。这明显不是我们熟悉的涡扇13E,而是一款全新的、砍掉了加力燃烧室的中推发动机。想当年,“利剑”无人机验证机为了测试,硬塞了一台带加力的RD93,被大家戏称为“加力飞翼”,那不过是临时凑合。

如今,把累赘的加力室一扔,发动机重量下来了,可推力愣是还能保持在50千牛以上。这股劲儿,驱动一台起飞重量超10吨的无人机,那叫一个绰绰有余。

美国人没走通的路

说实话,这条路是美国人先走的。他们的X47B项目,一上来就奔着20吨级的重型舰载无人攻击机去,技术指标高得吓人。结果呢?步子迈得太大,扯着了。项目搞得又复杂又烧钱,最后被国会一刀砍掉,只留下一声叹息。

咱们显然是吸取了X47B的教训,走了一条稳得多的路。从最早的技术验证机“利剑”,到成熟的陆基型号攻击11,再到今天的舰载型号攻击21,一步一个脚印,走得那叫一个扎实。我们没有一上来就追求大而全,攻击21依然是10吨级的中型平台,最大起飞重量估计也就15吨上下,完美避开了X47B踩过的坑。

这种务实的态度,背后是我们国家在无人机领域厚实的家底。从“天鹰”到彩虹7,再到各种脑洞大开的双飞翼布局,我们的技术储备库里,能打的牌实在是太多了。正是这种厚积薄发,才让攻击21的前景一片光明。

踹门专业户来了

那么,当攻击21这个“幽灵刺客”登上福建舰,登上未来咱们的弹射航母后,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?答案就两个字:颠覆!攻击21最核心的战斗力,就来源于它那几乎变态的全向隐身性能。

S形的背部进气道、被机体完美遮挡的发动机喷口,再加上双锯齿和柔性蒙皮这些黑科技,直接把攻击21的雷达反射面积,压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水平,甚至比一些六代机的概念指标还要狠。

在未来的战场上,福建舰战斗群可以先把攻击21放出去。它就靠着这身隐身神功,像个幽灵一样,悄无声息地钻进对方戒备森严的防空网,直捣黄龙。它的任务可不是跟人家的战斗机玩狗斗,而是要干更要命的活儿——把对面的F22、F35,直接摁死在机场里!

结语

这种战术,就是典型的“踹门”。在战争刚开始的头几个小时,就把你最核心的制空力量给瘫痪掉,这仗还怎么打?本来,中美都能拥有这种互相“踹门”的能力,可随着X47B的下马,天平一下子就歪了。现在,变成了只有咱们的攻击21,能够单方面执行这种穿透打击任务。

美国海军几十年的梦想,最终在中国航母的甲板上开花结果,这事儿本身就够戏剧性的。福建舰和未来的航母有了它,就等于多了一把能够直插敌人心脏的、看不见的利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