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印边境刚平静,克什米尔却燃起大火,办公室被烧多人伤亡
“我们连工作都找不到,拿什么养家糊口?”
22岁的阿里去年大学毕业,往背包里塞的不是课本,是石块。他已经投了五十多份简历,回信都卡在同一句话上,“需要本地居住证明”。而在斯利那加的街头,这纸证明,比他的大学文凭金贵得多。
中印边境的枪声刚消停,喜马拉雅山南边这片叫拉达克的土地,却自己先炸了。时间仿佛被拉回了2019年,莫迪政府一道指令下来,宪法第370条说废就废,克什米尔的自治地位成了一张废纸。拉达克,这个历史上被称为“小西藏”的地方,一夜之间从自治邦变成了中央直辖区。
德里的官僚们大概没想过,这个“重置键”按下去,对生活在这里的三十万藏传佛教徒和穆斯林来说,意味着什么。
当地政治人物索南·旺楚克的绝食,像一根火柴,点燃了积压已久的干柴。9月24号那天,印度人民党在当地的办公室被烧了,浓烟滚滚,一辆警车在街头变成了火球。官方通报说,至少四个人没了,超过五十人受伤。
骚乱背后,是被撕碎的承诺和被挤压的生存空间。短短两年,超过八万五千名外来人口涌入,获得了本地居住许可。他们大多是印度教徒,迅速占领了政府部门和基建项目的岗位。根据统计,占当地人口不到一成的印度教徒,却拿走了八成的政府职位。
这就像往一杯醇厚的奶茶里倒进了半瓶辣椒油,味道全变了。
列城中心集市,六十岁的藏医次仁多吉守着他空荡荡的药铺。中央直辖后,地方财政对藏医药的补贴大半被砍,祖传的药方因为价格上涨,连老主顾都买不起了。他叹着气说,“以前我们的药材能卖到列城外面,现在连本地人都快吃不起了。”
资源的天平早就歪了。印度政府画了个“喜马拉雅经济走廊”的大饼,几百亿卢比的公路、电站项目,几乎全砸在了印度教徒聚居的查谟地区。而拉达克的偏远村庄里,连个像样的诊所都没有。
更别提国际经济下行带来的寒气。依赖旅游业的拉达克,因为没完没了的抗议和封锁,2024年游客数量直接腰斩,跌了42%。世界银行的数据更扎心,说印控克什米尔的失业率已经冲到23%,是印度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倍。
年轻人的未来,就这样被堵死了。
于是,愤怒变成了街头的石头和燃烧的轮胎。莫迪政府的反应简单粗暴:断网,抓人。光是九月份,就抓了超过五百个示威者。高压之下,“克什米IT抵抗阵线”这类武装团体反而找到了生存的土壤,他们开始把目标从军警转向普通游客,试图用更极端的方式换取关注。
如今的拉达克,像一座休眠的火山,地表平静,地底却岩浆翻滚。当印度还在G20的舞台上展示自己“和平崛起”的形象时,可能忘了,在这片高海拔的土地上,有无数双眼睛正在黑暗里,等着天亮。
热点资讯/a>
- 社区便民服务暖人心,共享工具邻里亲,科技助老显温情
- 停止线后移了!九江长虹大道调整!司机吐槽能治堵吗?
- 你敢信?西方媒体费尽心思拍的中方照片,最后成了我们的神助攻
- 美媒关注:提高外国公司获取中国技术的门槛,中方又出手了
- 一文读懂护肤界的 “身份密码”:妆字号、特字号、械字号究竟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