停止线后移了!九江长虹大道调整!司机吐槽能治堵吗?
“这停止线,终于往后挪了,但堵车的命运还在原地。”
九江长虹大道的红绿灯调整新闻一出来,评论区就炸开了锅。
有人感慨:“司机们终于不用练脖子了!”
但也有人冷笑:“停止线挪个一车位,能治好这条路的‘堵病’?”
几句调侃,既是吐槽,也是无奈。
事情的起因很简单,长虹大道老市公安局门口的红绿灯,被吐槽设置太靠近停止线,司机们一到路口就犯尴尬,得探着头去找信号灯。
市民反映多了,交警部门也没闲着,赶紧决定后移停止线一车位的距离。
这事表面上看是个小调整,但背后的交通问题,真不是挪个线就能解决的。
你见过早晚高峰的长虹大道吗?
那场景,绝对不输春节火车站,一辆辆车像沙丁鱼罐头,密不透风。
非机动车和行人也没闲着,横穿、抢道、逆行,个个身怀“花样穿越”的绝技。
红绿灯呢?
高峰期绿灯短得像闪电,非高峰期又长得像拉面,活生生把通行资源浪费了个干净。
司机们气得直拍方向盘,非机动车从缝隙里钻过去,路口乱得像一场混战。
别以为后移停止线就能解决这一切。
路口的交通标识也够呛,提前指引?
别想了,到了路口你才发现自己走错了车道。
加塞、变道,场面热闹得像赛车游戏的多人模式。
有人说,这路口就像个“交通迷宫”,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被谁卡住。
社交媒体上的讨论倒是热火朝天。
有人说,“这调整总比不调整强。”
也有人嘲讽,“道路规划师是不是小时候拼图没拼明白?”
当然,也有一些老司机提了靠谱的建议,比如,“信号灯动态配时,能不能安排上?”
但现实是,九江的交通管理一直是“头疼医头,脚疼医脚”,缺的不是方案,而是一整套系统性优化。
说到动态配时,这才是真正该聊的重点。
长虹大道的车流规律性极强,早晨车流进城,晚上车流出城,典型的“潮汐车流”。
但红绿灯却像个老式钟表,固定时间一成不变。
动态配时是什么?
简单来说,就是信号灯可以根据实时车流量调整绿灯和红灯的时间,让车流能顺畅一点。
听起来不难,但现实中,这套系统的引入和维护,往往卡在预算和执行力上。
还有那些非机动车和行人,是不是可以多设计一些待行区?
现在的路口设计,让他们穿得心惊胆战,司机也得时时提防。
大家都在抢时间,但路口的规划却像是和时间对着干。
如果说,这次停止线调整是个试探,那接下来的动作,才是考验九江交管部门决心的时候。
毕竟,长虹大道的问题,不是一个路口能解决的。
有人说,九江的交通优化,就像在修一条永远补不完的破网,总有新的漏洞冒出来。
但别光吐槽。
你觉得,动态配时能不能缓解长虹大道的堵车问题?
或者,九江的交通规划,究竟该怎么破局?
欢迎来聊聊。
热点资讯/a>
- 停止线后移了!九江长虹大道调整!司机吐槽能治堵吗?
- 你敢信?西方媒体费尽心思拍的中方照片,最后成了我们的神助攻
- 美媒关注:提高外国公司获取中国技术的门槛,中方又出手了
- 社区便民服务暖人心,共享工具邻里亲,科技助老显温情
- 一文读懂护肤界的 “身份密码”:妆字号、特字号、械字号究竟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