耀世娱乐

耀世娱乐

你的位置:耀世娱乐 > 产品展示 >

一文读懂护肤界的 “身份密码”:妆字号、特字号、械字号究竟差在哪?

点击次数:201 发布日期:2025-08-05

在护肤品柜台前,你是否被瓶身上的 “妆字号”“特字号”“械字号” 搞得眼花缭乱?同样是面霜,为何有的标 “妆”,有的标 “械”?宣称 “美白淡斑” 的产品为何必须有 “特字号”?这些标识不仅是监管要求,更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功效、安全性和适用场景。本文结合法规文献与行业标准,一次性讲清三者的核心区别,帮你避开护肤 “认知坑”。

一、妆字号:日常护肤的“常规军”,主打基础护理

妆字号是最常见的护肤品标识,涵盖普通化妆品与特殊化妆品,核心定位是 “日常清洁、保护、美化”。

根据《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》,化妆品是 “以涂擦、喷洒等方式施用于人体表面,以清洁、保护、美化、修饰为目的的日用化学产品” 。普通妆字号产品(如保湿水、乳液、洁面乳)只需通过省级药监局备案即可上市,成分要求相对宽松,但禁止宣称 “治疗”“抗衰” 等医疗功效,仅能标注 “保湿”“清洁” 等基础作用。

特殊化妆品(如防晒霜、染发膏)虽也属妆字号,但需通过国家药监局审批,获批后会标注 “国妆特字 GXXXX”(国产)或 “国妆特进字 JXXXX”(进口) 。这类产品因涉及防晒、染发等特定功效,需提交毒理试验、功效验证等数据,确保成分安全与功效真实。例如,防晒霜的 SPF 值、PA 等级需经实验室验证,不可虚假标注 。

二、特字号:功效型护肤的“通行证”,聚焦特定需求

“特字号” 并非独立类别,而是特殊化妆品的 “审批标识”,全称 “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准文号”。2021 年《化妆品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》调整后,特殊化妆品仅保留染发、烫发、祛斑美白、防晒、防脱发五大类,此前的 “育发”“美乳” 等类别已被取消 。

特字号产品的核心特点是 “功效明确且需严格验证”。以祛斑美白产品为例,根据《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》,企业需提交人体功效评价试验报告,证明产品能 “减少黑色素沉积”,且不得添加汞、氢醌等违禁成分 。审批周期通常长达 6-12 个月,远长于普通妆字号产品,这也是特字号产品价格偏高的原因之一。

需注意:特字号仅证明产品 “可合法宣称特定功效”,不代表其具有医疗作用。若某美白产品宣称 “治疗黄褐斑”,则涉嫌违法 —— 化妆品与药品的核心区别在于,前者不可改变人体生理结构或治疗疾病 。

三、械字号:医疗场景的“专用品”,非 “高级护肤品”

械字号属于医疗器械范畴,与化妆品分属完全不同的监管体系。根据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》,医疗器械是 “直接或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、设备、器具等,旨在诊断、治疗、预防疾病” 。

护肤领域常见的械字号产品多为医用敷料(如医用冷敷贴、医用透明质酸凝胶),主要用于医美术后、创面修复等场景。这类产品需通过临床试验证明其 “能为创面愈合提供适宜环境”,生产车间需达到十万级净化标准,成分要求极简(通常仅含透明质酸、胶原蛋白等),避免刺激受损皮肤 。

误区澄清:不存在 “械字号化妆品”!医疗器械不得宣称 “美容”“护肤” 功效,若商家将械字号医用敷料包装成 “日常抗衰神器”,则违反《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》 。普通人日常护肤无需使用械字号产品,其保湿、美白等效果远不及专业护肤品,且可能因成分单一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减弱。

四、三者核心区别总结

维度 妆字号(普通) 特字号(特殊化妆品) 械字号(医疗器械)

审批主体 省级药监局备案 国家药监局审批 国家药监局审批

周期 1-3 个月 6-12 个月 1-3 年(含临床试验)

功效宣称 清洁、保湿等基础作用 祛斑美白、防晒等特定功效 创面修复、辅助治疗等医疗作用

适用场景 健康皮肤日常护理 健康皮肤特定需求(如防晒) 医美术后、创面修复等医疗场景

成分要求 允许添加香精、防腐剂(合规范围内) 禁止添加违禁成分,功效成分需验证 极简成分,避免刺激

五、如何选对适合自己的产品?

日常保湿、抗衰:选妆字号专业护肤品(查看成分表);

美白、防晒:认准特字号(避免 “快速美白” 等夸大宣传);

医美术后、敏感爆发:在医生指导下用械字号医用敷料(连续使用不超过 2 周,避免依赖)。

护肤的核心是 “匹配需求”,而非盲目追求 “械字号更高级”。看懂这些 “身份密码”,才能在琳琅满目的产品中,选出真正适合自己的那一款。

参考文献:

[1] 《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》(国务院令第 727 号),2021.

[2] 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》(国务院令第 739 号),2021.

[3] 《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》,国家药监局,2021.

[4] 《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》,国家药监局,2019.

[5] 《医用敷料注册审查指导原则》,国家药监局,2023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