邓艾只剩数千残兵,诸葛瞻以逸待劳兵精粮足,为何还是丢了绵竹?
公元263年,已经牢牢把控曹魏权力的司马昭决定伐蜀。作为西路军的指挥官,邓艾偷渡阴平,率领一万士兵经过七百余里无人区艰难跋涉,神兵天降直逼绵竹。蜀汉皇帝刘禅得知后急派诸葛瞻率军出征抵御邓艾。但令人不解的是,当时邓艾只剩数千残兵,诸葛瞻以逸待劳兵精粮足,却还是丢掉了绵竹,让蜀汉王朝失去了最后的屏障。
许多人因此责怪诸葛瞻,说他不堪大用,愧对诸葛亮的教诲,是蜀汉亡国的罪人。这种说法,实在是冤枉了诸葛瞻,因为他与邓艾初次交战时,曾经打退了魏将邓忠和师纂,一度让绵竹城下的魏军陷入绝境。单凭这一点,诸葛瞻就不是无能之辈。只不过,他面对的是后三国时代的名将邓艾,在次回合的交战中,魏军已无后路可退,激发出了潜在战斗力,这才打败了诸葛瞻,夺下了绵竹。
除了统兵之才不如邓艾,当时诸葛瞻统领的蜀军也大不如前。众所周知,蜀汉最精锐的部队驻守在汉中,守卫着蜀汉的北大门。钟会伐蜀后,攻陷了汉中,这批部队要么阵亡,要么与姜维统领的踏中屯田部队合兵一处,驻守剑阁与钟会对峙。至于绵竹、成都的守备部队,普遍都是战斗力偏弱的后备军,与邓艾统领的野战军不可同日而语。再加上,当时曹魏灭蜀势在必得,就算挡住了邓艾的残兵,后面还有钟会的十余万主力部队卷地而来。这些情况,都让蜀军人心惶惶。所以别看诸葛瞻手下兵多,但战斗意志涣散,没啥战斗力。
况且,当时蜀汉内部矛盾重重,让诸葛瞻无奈选择了出城鏖战,而不是据城死守。许多人复盘绵竹之战,认为倘若诸葛瞻做好防守就行,等到邓艾的士兵们锐气耗尽,便能够不战而胜。事实上,诸葛瞻对此也很清楚,当时曹魏势大,蜀汉除了防守别无他法。可问题是,绵竹城内也不是铁板一块。
根据史料记载,当时的老百姓得知魏军打过来了,呼啦一下全部跑到山里躲起来了,根本没人想着要和士兵一起守城。至于本地士族就更别指望了,平日里和诸葛瞻等荆州派大臣明争暗斗,隔阂早已产生。况且,本土士族长期被蜀汉庙堂边缘化,一直没有办法分享权力,早就盼着蜀汉王朝赶紧垮台。所以,诸葛瞻要是真守城,恐怕下场就和吕布差不多,被手下人绑起来当成投名状送给邓艾。
再看邓艾这边,却是完全相反的状态。在进逼绵竹之前,邓艾已经占领了江油城,获得了充足的补给,极大安定了军心。而且,面对近在咫尺的灭国大功,魏军全军上下士气爆棚,在战场上与蜀军交战时奋勇当先。面对这样的局势,诸葛瞻唯一能做的就是为国捐躯了。
热点资讯/a>
- 社区便民服务暖人心,共享工具邻里亲,科技助老显温情
- 停止线后移了!九江长虹大道调整!司机吐槽能治堵吗?
- 你敢信?西方媒体费尽心思拍的中方照片,最后成了我们的神助攻
- 美媒关注:提高外国公司获取中国技术的门槛,中方又出手了
- 一文读懂护肤界的 “身份密码”:妆字号、特字号、械字号究竟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