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色列炸完多哈,反手竟向卡塔尔提要求,这剧本谁写的?
有些日子,你一觉醒来,总觉得这世界大概也就这样了,该见的场面都见过了。
然后,内塔尼亚胡就会跳出来,亲自给你上一课,告诉你什么叫“没有最离谱,只有更离谱”。
这事儿得倒回去说。
就在前两天,多哈的清晨估计还带着一丝海风的咸湿味,结果15架以色列F-35,这些当今世界上最顶尖的“空中幽灵”,悄无声息地划破了天际。
几秒钟之内,大概10枚导弹,就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铁拳,精准地砸向了哈马斯在多哈的某个据点。
整个过程快到卡塔尔的防空系统连声“芝麻开门”都没来得及喊,就结束了。
事后,哈马斯那边立马发了声明,调子悲愤,说以色列搞暗杀,虽然他们的大佬哈利勒·哈亚本人毫发无损,但他的儿子和办公室主任,连同另外三名成员,一共五个人,当场就去见了上帝。
这操作,说白了,就是跑到人家家里,把人给打了。
卡塔尔的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当天的警告,话说得那叫一个狠,什么“保留作出回应的权利”,什么“捍卫国家主权”,听上去义正词严,感觉下一秒就要抄家伙了。
结果呢?
真正的高潮在第二天。
打人的以色列,不但没说一句“不好意思,手滑了”,反倒是内塔尼亚胡老神在在地站出来,对着被打的卡塔尔,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要求:要么,你们把多哈的哈马斯领导层给我赶出去;要么,就把他们“绳之以法”。
不然的话,对不住了,我们自己来。
看到这儿,我差点一口水喷在屏幕上。
这剧本谁写的?
简直是把强盗逻辑四个字刻在了脑门上。
这就像一个恶霸冲进你家院子,把你家养的看门狗给揍了,然后反过来揪着你的衣领说:“你这狗太吵,赶紧给我处理了,不然下次我连你一块揍!”
这事儿的诡异之处,根本不是一点半点。
首先,卡塔尔的反应就很有意思。
从头到尾,除了外交辞令上的强烈谴责,你听见他们要求以色列道歉了吗?
没有。
一个主权国家的首都,被别国的战斗机当成了自家靶场,这口气就这么咽下去了?
这里面的水,深着呢。
卡塔尔在中东是个很特别的存在,它既是美国的铁杆盟友,境内有中东最大的美军基地,同时又跟哈马斯、伊朗这些“反派”眉来眼去,扮演着一个谁都不得罪的“和事佬”。
这种左右逢源的角色,平时吃得开,真到了这种被人打上门的时候,就尴尬了。
跟以色列撕破脸?
美国那边不好交代。
忍气吞声?
国内民众的脸往哪儿搁?
所以只能放几句狠话,然后……就没有然后了。
成年人的世界里,哪有那么多快意恩仇,不过是权衡利弊罢了。
再说说这次空袭本身,简直就是一出悬疑大片。
那15架F-35到底是怎么飞到多哈的?
从地图上看,以色列到卡塔尔,直线距离超过1600公里,中间隔着沙特或者需要绕行红海。
直接穿越沙特领空?
那得是沙特闭着眼装没看见。
绕飞红海?
那航程和路线规划,简直是神乎其技。
卡塔尔花大价钱买的那些美制、法制防空系统,怎么就集体“睡着了”?
还有个细节,据说卡塔尔的战机在事发前曾经升空,但在以色列动手前又神奇地“消失”了。
这背后,是不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,提前打好了招呼,按下了暂停键?
这只手,恐怕也只有山姆大叔有这么大的劲儿了。
整件事看下来,内塔尼亚胡就像一个经验老到的赌徒,他算准了卡塔尔不敢掀桌子,也算准了美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他之前在联合国大会上就放过话,“没有以色列的长臂无法到达的地方”。
这话当时听着像吹牛,现在看来,人家是说到做到。
这场空袭,与其说是军事行动,不如说是一场赤裸裸的政治秀。
内塔尼亚胡不仅要干掉他想干掉的人,更要向全世界,尤其是向那些准备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欧洲国家,传递一个清晰得不能再清晰的信号:规则?
国际法?
在我这里,实力才是唯一的规则。
这棋局,真是越看越有味道。
卡塔尔吃了哑巴亏,却还得陪着笑脸继续当调解人。
以色列打了人还倒打一耙,姿态强硬得一塌糊涂。
而那个总是在关键时刻出来“主持公道”的美国,这次却安静得出奇。
所以啊,别再问什么道歉不道歉了。
在这个丛林里,道歉是最不值钱的东西。
真正的玩家,都在牌桌底下用脚踹对方呢,谁还管桌面上那点虚伪的礼节。
至于这出戏接下来怎么演,我们这些吃瓜群众,就搬好小板凳,慢慢看吧。
热点资讯/a>
- 社区便民服务暖人心,共享工具邻里亲,科技助老显温情
- 停止线后移了!九江长虹大道调整!司机吐槽能治堵吗?
- 你敢信?西方媒体费尽心思拍的中方照片,最后成了我们的神助攻
- 美媒关注:提高外国公司获取中国技术的门槛,中方又出手了
- 一文读懂护肤界的 “身份密码”:妆字号、特字号、械字号究竟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