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薪族定投十万,追求六厘股息,坚持复投十一年经验
好家伙,说起理财,那简直是现代打工人心头的救命稻草,说不定也是一场漫长的修仙——别人上班能修个工龄,我这一腔热血全澆在了定投和股息追赶游戏里。
你瞧,楼主的11年梦想摆在这儿:每年搬砖搬出10W进股市,咬紧牙,一共11年,一分不差地投,然后叠加6%的股息率,复利一加持,等到第十二年啥也不干光躺着,股息自动送到手里,9W一年,想想都滋润得要飞起!
等等,真有这么一帆风顺吗?别急,这个梦想的背后,水多深咱们一层层来扒。
首先,咱就从“定投10W/年”的门槛说起。10W呐,对于上班族来说,是不是也要吃土几个月?又不能天天点外卖奶茶,还得戒了双十一双十二,不然一年下来也省不出多少。
有的朋友一听就摆手,“我连房租都勉强,还要定投10W,玩不起啊!”其实这还真不是段子。
楼主开头就认真地算账,2025年快9月了,才凑够8万3千多,还差小一万七,三个月要一次冲刺,每月至少再塞5600进去才能保底完成目标,这现实到让人头秃。
说到底,就算喊出梦想口号很容易,真碰上每月存钱、定投、还有薪水的起伏弹性,一年到头保得住本金都难,别说什么持续搬砖了。
理想再丰满,也得对照下自己的钱包现实,或者说“先别吊高胃口,先喂饱自己”。
转头来琢磨第二个难卡——年化6%的股息率。
可别被6%迷住了,很多人炒了几年股,都没见到稳稳赢6%的那个至宝。
高股息股票不是遍地都是,要真有,谁还炒什么妖股、商品期货?人人举着吃息本就行。
而现实是,连A股大哥那几个银行、电力、石油大权重,股息率能年年吃满6%吗?要么遇到分红缩水,要么股价波动,帐面收益和实际股息未必对齐。
最闹心的是,股息率越高,不代表股价冲得也起飞,常常带来的是价格原地摩擦甚至下挫,这样复投也不一定翻出大浪花。
有时候你会发现,刚买的高息股,没两年公司业绩就变脸,分红不香了,股价还蹦跶不稳,当时要是真重仓了,现在可能在怀疑人生。
而像楼主所说的“适当做T”“做波段降本增效”,嗯,这话说得潇洒,做起来可不是谁都能跑得过“韭菜定律”的。
听说做波段,咱这普通人要和铲庄主力、基金经理掰手腕?真打起来,那叫做“用头撞南墙”,分分钟把这点本金跌得只剩本金了。
说白了,T的灵魂在于买得低卖得高,但行情不定、消息面不明,有几个人能百战百胜?真能做到的也不会天天教你在网上写日记。
再捋第三步,“坚持红利复投”。这句话听上去简直跟健身房教练说的话异曲同工,每年春节别偷懒,按时打卡、努力深蹲,总有马甲线;理财也如是,红利一到账,别想着拿去买新手机、出国旅游,全给它买回去复合起来,时间一长就成倍往上涨。
说得容易,可现实是什么?
朋友聚会呼叫、家人生病、意外支出、甚至突然的职场地震,一套组合拳猛击钱包,能不能忍住不动那点分红,继续复投,就是个大写的问号。
每个人都说要坚持,“有钱了再加仓”,结果一碰到现实诱惑全给打破。
所以啊,这看似简单的“三部曲”——搬砖、挑股、复投,每一步都窄得跟独木桥似的,谁都可能中途栽下去。
可话又说回来,楼主列了个表格,清清楚楚,未来11年思路明明白白。
其实这样子列账、分步骤、算投入,是很多理财达人的共通点。
大道理大家都懂,但每一年、每一分投入,那可都是现实里一步一个脚印地拼出来的,不存在“躺赢”什么的。
用表格盯着自己的目标,一到月底核对数字,像极了小时候“集贴纸攒奖品”,年少时候乐趣满满,如今多了些成年人的唏嘘。
不少人第一反应就是羡慕,“要是我有10W一年,我也能定投!”
但再细想,真给了10W,也未必下得了狠心全投到股市。
生活节奏太快,变数太多,孩子教育金、房贷、父母养老、人情世故,再搞个创业冷启动,这些都是不可预见的变量。
严格预算和自控力,这才是长期投资的残酷底牌。
常常引用一句话:“投资的本质是延迟满足,未来的幸福来自于今日忍住不爽。”
这话没错,可最终能不能坚持下来,谁也不知道。
尤其是现在信息过载、市场浮躁,大多数人还在杠杆、短炒、涨停追热点的怀里翻腾,谁能按日记一样每天定投?
或者有人根本还没有系统建立属于自己的投资体系,看热闹多,看门道少。
市场一波动,信仰全失,分分钟割肉离场,循序渐进就成了空谈。
你看网络上那些理财KOL,每天演示自己从几千块到几百万的“打怪升级”,底下的评论一半是膜拜,一半是质疑。
归根结底,投资是一场马拉松,没人能靠短跑赢到底,集中爆发不是长久之计,激情褪去还能每天对着表格补投入、盯分红、坚持复投的人,才是真的“用时间换空间”。
不过,真正能做到的人,终究还是少数。
有的人半路掉队,有的人提前抽身,最后对自己原先的梦想一笑了之。
但还有那么一群倔强的“定投党”,不为一时起落动摇,坚持到底,才有机会碰到自己的幸运星。
再回到楼主这个案例,8万元每年,已经是普通工薪阶层的极限挑战。
如果能保证收入稳定,每年持续注资,还要有理智选择标的、持续学习纠错,再加上一颗泰山压顶不慌的心,别的一切才有可能。
人到某个年龄,总爱给生活画出一条条确定的时间线,梦想也被量化成一格格的表格,一年一个目标,每个数字都带着希望。
可生活从不按计划出牌,梦想虽好,落地执行才难。
但就像买基金的一句老掉牙的话:“不要止步于想象,最重要的是开始行动”。
哪怕目标遥远,开始走,总会有风景。
说到底,投资与梦想的关系就像跑步和健康。
你不能指望一下子拥有马拉松终点线同款的成就感,必须每一天都忍住偷懒,捱过风雨兼程,哪怕偶尔摆烂,也得及时拉回自己。
而梦想能不能如愿,关键是细水长流、脚踏实地。
在长达11年的坚持里,每个看似“普通”的日子都很关键。
这事说高大上一点叫自律,说接地气点就是死磕。
财务自由从不是一夜暴富,更像是自我驯服,战胜懒惰和贪婪,最后才能达到属于自己的“风景线”。
到了最后,也许9W股息其实没那么神奇,但追逐梦想的这条路上,一点点的积累、一点点的坚持,已经是最大的奖励。
梦想可能无法照进所有现实,但不往前走,啥也不会发生。
你说呢,现在看完这故事,你会愿意为一个11年才成熟的目标坚持定投、忍住诱惑、持之以恒吗?
来聊聊你的故事,聊聊你坚持的动力吧——
有多少人是真的在“字斟句酌,用表格把人生理想落到每一个小目标”?
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、客观性,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,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。
热点资讯/a>
- 社区便民服务暖人心,共享工具邻里亲,科技助老显温情
- 停止线后移了!九江长虹大道调整!司机吐槽能治堵吗?
- 你敢信?西方媒体费尽心思拍的中方照片,最后成了我们的神助攻
- 美媒关注:提高外国公司获取中国技术的门槛,中方又出手了
- 一文读懂护肤界的 “身份密码”:妆字号、特字号、械字号究竟差